7月14日至17日,经济系教师党支部书记、系主任徐群芳教授带领十大菠菜网站
10名师生组成的调研团队,深入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龙游县、开化县和常山县4个区县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走访了龙游县溪口镇溪口片区、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云溪乡希望新村、后溪镇泉井边村、开化县齐溪镇江源村、马金镇高合村、音坑乡下淤村、华埠镇金星村、常山县芳村镇园区新村片区等9个省级未来乡村,龙游县大庄新海业竹科技有限公司、衢江区浙江事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山县浙江艾佳果蔬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柚香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全产业链骨干农业龙头企业。
调研团队重点考察了政校企三方共建的龙游溪口浙江未来乡村菠菜网站
、溪口未来乡村青春联合会、“一盒故乡”共富工坊零工市场、衢江区高家未来农业园区、云溪乡数字化食用菌共富产业园、衢陈皮大健康科创产业园、天溪农业稻鱼共生基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开化县钱江源国家公园、金星村生态红文旅、常山县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果蔬全产业链供应链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浙江艾佳共富廉坊、芳村共富工坊乡村合伙人模式、常山县林事服务中心共享林事服务模式等新型现代农业共富产业发展状况,既聚焦“生态资源的绿色产业化”,也关注“未来乡村的新型农文旅发展”。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走访、政企座谈等方式,系统探寻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生态农业创新运营模式、未来乡村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方案及政企协同助农机制。本次调研不仅为师生搭建了理论连接实践的桥梁,也为乡村振兴创新实践提供了鲜活的案例样本。


聚焦三大核心场景 解码乡村发展新动能
调研期间,团队穿梭于衢州四个区县的未来乡村与生态农业企业,聚焦“新型生态农业、乡村产业融合、政企协同助农”三类核心发展场景,以实际行动体验和提炼四区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宝贵经验。
在新型生态农业发展场景中,从未来农业园区立体化大棚种植到智能化渔业养殖,从生态种植基地到深加工产业园,科技赋能与生态保护的深度融合,创新“国企+村集体+农户”合作机制,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统一招租、分包到户”“返租经营+技术培训”分户经营模式,提供全流程托底服务,采用集约化统一管理,“统一种植规划、统一良种供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检测”,保证果蔬的品质和安全,推动农民向“共富合伙人”转型的共富模式成为鲜明特征。徐群芳教授在调研时提出“这些智能化设备的运维成本如何分摊?”“小农户如何参与到全产业链条中,实现农民共富?”等问题,引导师生关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可行性与普惠性。


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场景中,“农业+文旅”“传统产业+附加值提升”的模式处处可见。无论是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的乡村旅游,还是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的,集生态农产品基地培育种植、园区加工、乡村研学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都展现出“一产筑基、多产赋能”的活力。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师生们深深感受到“要搞好未来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关键点之一是要有一个有资源、有能力、有经验、肯奉献的乡村好书记,让乡村产业‘活起来’,让农民真正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在政企协同助农发展场景方面,团队重点考察了生态农业龙头企业与政府联动助力“两山转化”机制。调研团队围绕政策支持下的产业园建设、企业依托数字化管理的“育种—种植或养殖—深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路径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等内容,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政企双方在技术指导、市场对接、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协作,为小农户融入大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程永毅老师提出“企业在助农过程中如何平衡商业效益与社会责任?政府的政策支持如何精准触达产业链薄弱环节?”等问题,为师生剖析政企协同逻辑提供了关键视角。




政研对话聚共识 锚定乡村绘宏图
在与衢州开化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文广旅体局、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等部门负责人的联合座谈会中,双方主要就开化县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在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下,如何实现农林业产值提升与生态价值转化的双重目标,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殷殷嘱托,如何利用好绿水青山生态资源,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公园城市;如何做好生态资源绿色产业化与全产业链布局,缩小三大差距,实现“两山转化”农民增收共富等方面,结合开化县实际,从试点经验、政策规划等角度展开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座谈期间,于冰老师从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与生态政策优化层面切入,进一步提出国家公园生态溢价与林下经济产业链规划相关的一系列专业问题。同学们也积极参与其中,针对部门负责人介绍的产业政策与发展瓶颈,围绕“年轻人才回流乡村面临哪些实际障碍?政策设计如何更精准地破解这些难题?”等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现场研讨氛围热烈。




深化实践育人初心 期许托举乡村未来
调研结束之时,徐群芳教授对同学们寄予深切期望,她表示“此次衢州之行,你们看到的不仅是田野里的庄稼、车间里的产品,更是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鲜活实践样本。经济学科的价值,在于用专业知识破解发展难题”。她希望“同学们记住调研中所体验到的农民的期盼、企业的探索、政策的温度。未来无论你们走向学术研究还是实务岗位,都要带着对乡村振兴的关注,提高把所学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主题调研不仅让师生直观感受到未来乡村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蓬勃生机,更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衢州区县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殷殷嘱托助力农民增收获益提升幸福感。同时,也让参与调研的师生不仅加深了对运用经济学思维分析乡村产业升级、资源配置等问题的理解,更坚定了以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心与决心。这份满载思考与成长的实践经历,将化作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激励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用专业智慧绘就时代新篇。